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 正文
战双技术细节考据Vol.2|构造体改造技术的前世今生
来源: 哔哩哔哩      时间:2023-05-02 21:03:05

“随着科学知识的推展,他们迟早会摆脱大自然所给予的这个脆弱的躯体。 等他们自然的躯体损耗殆尽  , 他们可以建造金属与塑料的躯体取而代之……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就只能有一个结局,无论这结局多久以后才会到来。”

“而且,到最后,连大脑也可以不要了。就意识的载具而言,大脑也不再是必要的一一电子智能的发展,已经证明这一点。心灵与机器之间的冲突,最终可能通过完全的共生机制而解决。”

————题记


(相关资料图)

在文章的开头,我想探讨一个问题:战双是科幻吗?

显然,在各大应用商城的游戏详情页上战双都带有科幻这一标签。同时根据风格和内容简介,它显然不属于奇幻或其他类型的作品。

但是,根据游戏剧情,剧情的重点似乎并不在科幻(至少是“硬科幻”)的讨论范围。除绝海星火、空晓界限等跟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的章节,其他章节(如湮灭残昼、枯朽为灯)所讨论的精神母题更加接近严肃文学。

但是,科幻作品的一个定义是:一部作品,描述了一种科学技术,并探讨了这种科学技术可能导致的后果(如典中典《弗兰肯斯坦》)。战双故事的大背景始终围绕着这一点。所以,它可以被称作科幻。

我曾经说过,战双能让我一个很难接受架空设定的硬科幻忠实爱好者坚持看完全部剧情,秘诀在于它绝大多数的设定似乎都源自于现代科学和科幻作品中的概念。目前市面上的二游很少能做到这一点。

但是,对于技术细节的描写,战双始终是欠缺的。它并没有对提到的科学概念做严密的论证。(除了医学相关的细节。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战双文案组做得很优秀,一方面是我对此了解不深,一方面是给的细节描述很多,见17章丽芙的日记)

我之间做了一个小小的,不具有代表性的调查,调查关注战双的人中有多少是科幻迷。结果如下:

因为并非随机样本,该结果不具代表性,但是即使是在这一样本中关注战双的人中科幻迷和非科幻迷的数量也基本五五开(实际上非科幻迷的比重应该会更大)。 毕竟游戏要照顾到不同群体的喜好,要是像阿瑟·克拉克一样在文本中塞大量技术细节描写,一则水平不够,二则读者不爱看,并不会有什么好处。

对我而言,战双作为科幻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涉及了科幻许多子流派的内容:在一个后启示录的背景上,探讨了太空探索,赛博朋克,意识上传,人工智能,外星文明等多个主题,几乎是面面俱到(虽然只讲一点点)。

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主要分析战双重点描写的一个我们熟知的科幻设定:构造体改造技术。

第一部分   “构造体”是什么?

构造体是仿生学的尖端产物,同时也是人类对抗 「帕弥什」病毒的希望。

使用特殊材料重构人类躯体,并通过意识海系统对人类思维基底进行完全重现,从原理上降低 「帕弥什」病毒对构造体意识的侵扰,使构造体能够在 「帕弥什」病毒环境下坚持与感染体对抗。 

但在其技术尚未成熟之时,曾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残酷时期。

这是公测前夕官方动态中给出的定义,但我们对“构造体”这一概念的认识主要还是通过剧情逐步了解的。结论我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构造体是经过完全彻底的机械化改造的人类(光荣进化的人类)。

(这难道就是iOS上战双国际服介绍中“dark cyberpunk setting”的来源?)

我曾说过,构造体改造技术与我们所说的“半机械人工程(cyborg engineering)”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别就在于被改造者的意识的载体是否仍为生物成分。

但这两者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对于构造体,他们的意识已经被完全迁移至计算机系统,可以说是在半机械体的层面上更进一步的进化(毕竟彻底摈除了有机生命带来的限制)。某种意义上,半机械体可以视为自然人和构造体的中间状态。

也就意味着构造体其实更像是这个玩意儿:

许多科幻小说对于人体改造这一题材有所着墨。对于这一概念是如何在我们的科幻小说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可以参考《科幻百科全书》线上版本的相关条目:(https://sf-encyclopedia.com/entry/cyborgs)。涉及技术类型丰富多样,但在我所了解过的科幻小说中似乎没有一个概念能完美契合构造体的设定;在平时,若是要提及相似的概念,我会用“构造体”来称呼。

有关光荣进化的利弊相信大家在其他科幻作品中时有看见。根据战双自己的表述,其益处有:“不需要进食(机器身躯依靠电能工作)、不会生病(都不是有机生命了哪来病原体入侵)、拥有数倍于常人的身体能力(电动机的功率显然比人类肌肉高)……”

同时,完全不同的生理构造也使光荣进化的人类和普通人类之间产生了严重的隔阂。

第二部分  发展历史

2.1 黄金时代

2.1.1 黑野

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与筛选,人类最终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地球对于人类就像是舒适的摇篮,将人类呵护在大气层的保护下。

但……这层保护也是人类始终无法斩断的脐带,它将人类的文明牢牢锁在地球上。

极端的环境,变异的病菌,甚至只是稍微脱离舒适的温度,人体状况就会飞快地劣化。

更不要提宇宙中的致命辐射,低温与缺氧。对星辰大海的渴望并不能减少宇宙环境相对于人类的恶劣。

所以才会花费巨额资源去提升太空中生命保障系统的完善程度。

人类不是在让自己进入宇宙,而是在让地球生态圈进入宇宙。

这不过是脐带的延伸。

在没有了地球这种体量的事物做载体,没有取之不尽的能源,这条脐带又能延伸至何处?

还是说在资源耗尽前都无法找到下一个舒适圈呢?

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这就像是一场注定无法跨越的凛冬。

但这一次,人类将尝试改变自己,斩断这条脐带。

为了真正跨越宇宙中的凛冬。

就在凛桎鸣渊版本直播之前,我在黄金时代那篇文章中提过,对于一个星际文明,仅靠肉体承载文明模因是完全不够的;构造体改造技术的问世,实际上为星际移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在23章中,文案直接对这一猜想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属于是预言家刀了。

但实际上,文案给出的解释比我的猜想要更上一层:既然人类无法适应外太空恶劣的环境,我们就对人类这一物种进行彻底地改造,使其能在外太空生存,并直接阐明这是“迈入自几万年以后又一次进化的阶梯”。上面引用的23-16文案原文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逻辑论证过程。

这应该就是战双世界中对光荣进化最初的探索的目的——黑野氏科技集团从黄金时代就开始的野心,凛冬计划的核心。

实际上,“Cyborg”这个概念最早被提出的时候,目的就是便于殖民太空。1960年,在太空探索与太空竞赛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的背景下,两位美国科学家:曼菲德·克莱恩斯、内森·克莱恩一起提出,在未来,人类或许可以利用高科技机械来强化身体,从而更好地适应外太空的恶劣环境,他们以赛博格(Cyborg,Cybernetic和Organism的结合)来对此进行命名。

但对于这一命题,我们或许更加熟悉科幻作品中的相关描写。如著名科幻作家弗里德里克·波尔的《火星超人》,讲人类为了殖民火星,将即将登上火星的人改造成半机械人。由于前任志愿者遭遇意外事故,宇航员罗杰·托洛维不得不临时顶替上任。在被改造的过程中,托洛维的身体越来越不像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让他备受煎熬。显然,光荣进化虽然能使我们真正离开地球,但其带来的心理和社会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战双提出的构想比弗里德里克·波尔和《群星》更加激进:人体改造已经不限于义体和电子植入物了,人类选择直接将意识转移至计算机,然后使用全机械的躯体。

显然,在这种情形下构造体改造比简单的加装义体更加合理:人类的一切意识活动都在大脑发生,而大脑活动需要氧气,糖类,也需要排出代谢废物,必须依靠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支持才能工作。就算你将自己改造成全身机械只留大脑,你也需要一个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支持你的大脑活动(还涉及到如何模拟人类消化系统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或者放弃进食,直接给大脑注射葡萄糖……)。但即使这样,你也需要空气才能生存,而外太空正好没有空气。但是如果将意识转移至计算机,就不会有这一问题:计算机不依靠氧气和糖类而是依靠电能工作。而一旦意识数字化后,原有的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只保留完全机械化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

当然,这意味着人类将不再属于有机生命,给人类带来的自我认知偏差和异化会更加严重。这就是为什么战双中构造体遭受歧视的原因:面对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而又强大许多的“物种”,人类会本能地感到威胁,因而产生厌弃的心理。同样,为什么构造体会拥有一系列完全没有必要的模仿人类的系统(如循环液、缓冲垫),也是让他们在结构上更接近人类,减少自我认知偏差。

当然,构造体改造技术最大的技术瓶颈在于,如何将人类意识转移至计算机,同时确保上传后的人类意识仍然是原先的意识。我们需要对人类意识产生的原因和机制给出一个清楚的解释,也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完全模拟人类大脑全部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作为意识的载体。这就是为什么凛冬堡曾重点研究脑科学。同时,根据23-12关卡隐藏信息“意识海分组测试”的内容,黑野曾在凛冬堡进行过意识数据化的对照实验:实验个体分为“全生物脑”,“全电子脑”,“生物与电子脑合成”三组,是否在说明黑野在寻找摸索最适合进化的道路呢?

2.1.2 科学理事会

显然,至少在黄金时代,黑野进化人类的做法是不被接受的。但同时我们从亚特兰蒂斯医疗部长口中得知,黄金时代的科学理事会也在研发这种技术。科学理事会和黑野两者的研究可能是同时开展的,只不过一个位于明面,一个位于暗面;一个保守,一个激进。

对于光荣进化的技术,其主要用处,估计也是将来若有一天我们研发出这种技术的主要应用必定会是在医学方面。黄金时代的人类也是一样。七实的本我回廊中提到,由通用玩具集团开发的仿生机械技术框架是构造体技术的前身,而人类似乎已经打算将其应用在治疗一些重大疾病上。剧情中,一个身患重病的富家男孩的医生受到男孩父亲的委托,在帮他检查身体的时候暗中调查过将其改造成仿生机械的可能性。但是似乎受碍于技术的不完善而没能普及。

至于其他用处,经我个人推测,很可能是用于星际探索。我在黄金时代那篇文章中提到星际移民的一种方式:先派构造体宇航员到移民星球探测,建设永久基地,然后再由空中花园搭载人类前往移民星球居住,并指出这可能是黄金时代科学理事会研究的主要方向。

实际上,类似的方法早就被艾萨克·阿西莫夫想到了(不愧是首席技官同志)。在整个银河帝国系列的开始(也就是机器人系列)中,人类文明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建立了最初几个殖民世界(像索拉利、奥罗拉)。具体过程和我描述的基本一致,只不过负责开荒的是机器人。

2.2 免疫时代

帕弥什爆发之后,迫于生存压力,构造体改造技术才开始取得长足发展,其目的开始从科学意义上的光荣进化和星际探索向军用化转变。

有关光荣进化在军事方面的应用,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如日本著名科幻漫画《铳梦》和《攻壳机动队》(但是《攻壳》貌似是在刑侦方面的应用……)。而且我始终觉得地球上某个超级大国的政府似乎会对这种方向的研究感兴趣,说不定已经偷偷开始进行了。

《战双》的设定中,为什么军事上会广泛使用构造体士兵,其原因不在于构造体士兵的身体强度。官方早已给出解释:“从原理上降低帕弥什病毒对构造体意识的侵扰,使构造体能够在帕弥什病毒环境下坚持与感染体对抗。 ”

至于整个推理逻辑,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的第二,三部分:

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提炼一下:帕弥什病毒攻击生物细胞和简单逻辑电路,不攻击机器和人类思维(或和人类思维一样复杂的程序,如娜娜米等类脑计算的强人工智能),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人类思维和机器结合一下,这样就不怕感染了。至于为什么构造体仍然会被感染,那是因为意识海系统还不够复杂。

由于剧情我们知道,免疫时代的技术尚未成熟,死亡率很高,军队中主要还是自然人士兵,有时会有少数的构造体士兵(如丽芙以前的部队教官叶列那)。

至于像代达罗斯公司一样提供构造体雇佣兵服务的,那是真的赛博朋克风格十足。

2.3 反击时代

到了反击时代,构造体改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只要合格,任何人都可以自愿进化(如赛琳娜)。部队里的军人也主要都是构造体,但根据宿舍文件,军队中也有少数自然人士兵。

但是,反击时代的构造体技术正朝着偏离初衷的道路越走越远:最近科学工作者一直努力改良技术的目的始终只是为了更好的对抗帕弥什——逆元装置、远程链接,特化机体……我不认为那些只为光荣进化而进化的人会需要这些东西。若为光荣进化而进化,研究方向将会是研发能够提升和拓展个体能力的扩展组件,如我们喜闻乐见的具有各种分析功能的电子眼或下例:

或者说往更加方便生活的方向研发,绝不可能出现类似黎明舍弃臀部组件的设计(不然你连坐下都不方便)。至于为什么这一技术会这样朝军用化发展越来越远,原因很简单:基本上所以构造体都在部队服役,而且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战胜帕弥什,但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会放到第四部分主要讨论。

第三部分 技术实践

3.1 意识海系统

前文中说过,我们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完全模拟人类大脑全部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作为意识的载体,而这就是意识海系统(M.I.N.D),全称Memory Inductive Neural Depository(来自国际服)。有关官方设定可以参考战双WIKI词条:世界观/意识海技术

让我们先尝试着对这个词进行一些科学方面的解读:

机器学习算法中有一种方式称为Inductive Learning(归纳式学习),是从已有数据中归纳出模式来,应用于新的数据和任务。我们常用的机器学习模式,就是这样的:根据已有数据,学习分类器,然后应用于新的数据或任务。而Memory Inductive的意思,应该是基于记忆数据的归纳式学习方式。

Neural Depository直译为神经库,没查到类似科学概念,本人对神经生物学知之甚少。于是综上所述,意识海系统似乎是一种基于人类记忆数据的机器学习模型。

然后矛盾来了:里哥在第一章说过构造体的意识海系统不像是机械体或仿生人那样基于逻辑电路运作,而根据这一技术的名字它的工作原理和一般人工智能别无二致。

(同时,“意识海不像机械体或仿生人基于逻辑电路运作”这一表述也存在着问题:毕竟一切计算机,甚至量子计算机都是靠逻辑门运算工作的,除非意识海系统是神经元计算机,那么这和人类大脑有什么区别?)

于是得出结论:Memory Inductive Neural Depository这个单词就是翻译为了契合M.I.N.D.的缩写随便找几个词拼出来的,没有目前科学上的特殊意义(调转中子流极性都比它有科学性)。不过,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黄金时代这些术语可能会被赋予其他意义。

那么从现有科学的角度出发呢?我在知乎上找到了这样一篇文章:

近年来许多科研人员都在通过超级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脉冲神经网络模拟,来寻找神经信号信息处理的相关未知问。在2013年的时候,RIKEN使用世界上首台可以每秒亿亿次计算的超级计算机“京”,并结合作为和于利希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开发开发的NEST模拟器,进行了相当于人脑1%规模的神经网络的模拟。

随着日本,中国,美国提出E级(百亿亿次计算)超级计算机的研发计划,大脑的模拟工程也从10亿级神经元模拟时代迈入千亿的时代。于利希中心的JUWELS 超算系统,理研的post-k超计算机,都将有可能实现人类大脑的全部神经网络的模拟工作。

并且我们在算法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之前的算法在进行大规模神经网络模拟时,每一个节点都必须拥有整个模拟器的信息,这使得大量的计算资源得到了浪费。新的算法中,每一个节点只需处理该节点负责的那部分神经网络的信息即可。在大规模脉冲神经网络的模拟中,可以节省大量的计算资源。

从计算能力上,E级超级计算机和新的大脑模拟器框架已经可以承担人类大脑级别的全网络模拟。那么怎样构造不同的脑区中的神经网络,怎么连接不同的脑区,还有大脑的功能怎么实现呢?

来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41528956

看来我们的科研任务任重而道远。即使模拟人脑1%的功能,也需要超级计算机,别提塞进正常人类大小的机体里了;使用云端服务器就更不现实了:一来空中花园在太空,数据传输不方便,而若真是这样,意识回传就是可行的了。

3.2 钽-193共聚物适应性

私认为,这是战双中最为离谱的设定之一,即使它单独来看具有科学合理性。

钽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是第73号元素,硬度适中,延展性好,抗腐蚀性强,对人体无害,因此人们用它来制造人造关节和其他身体植入物。钽可以从稀有矿物钽铁合矿中开采出来(对,就是诺曼复兴战中我们挖的矿)。到这里一切与科学事实符合地很好。

钽-193,是一种尚未被发现的同位素,根据理论,它不稳定,具有放射性,因此只有以共聚物的形态存在才稳定。到这里大多数人都会佩服文案严谨。

而为什么要有这个元素适应性的设定,文案应该觉得那是为了避免身体对金属的排异反应。

那么问题来了:生物亲和性好的金属多了去了,钽、铌、锆与钛都已经在临床医学有应用。医用钛合金是目前已知的生物亲和性最好的金属之一,除了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等缺点。这些还是贵金属,其他材料如不锈钢和钴合金都有应用。重点在于,没有人会说这些金属的亲生物特性只对部分人有用。

再看看钽-193共聚物这种材料,不仅是一种自然界不存在需要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物质,它的生物亲和性还只对部分人有效,比起其他现有材料简直是既不经济又不实用

我也不知道它只对部分人有效的生物亲和性是哪里来的:判定金属的生物亲和性主要看它跟人体硬组织的密度是否接近,金属离子是否有毒,生物间个体差异对于这一问题是没有影响的。

而且,在构造体改造手术的过程中,金属与生物有机成分的接触只有手术时的几个小时,手术完成后身上就没有生物成分了,那么这生物亲和性就没有必要了。

即使根据战双自己的逻辑来说,这一设定也存在着问题:由剧情蛛丝马迹可以推断,黄金时代以来人类文明的义体改造治疗技术已经发展地很成熟了,但也没有人说没有元素适应性就无法接受这种疗法(举例论证:墨鸢)。既然他们用于制作义体的材料能在人体中待很久也不会有事,那么这种材料用于构造体改造手术绝对绰绰有余。

于是,得到一个结论:所谓钽-193共聚物适应性完全就是扯淡,至少是从现实角度来说。

不过,这种说法也可以有它的合理性:它可以作为一种战略性的忽悠术,其目的,就是防止所有人类都光荣进化。

实际上,光荣进化对一个文明来说未必是好事。我们可以分两类讨论:假设人类文明全部成员机械飞升,那么由于个体寿命太长及无法产生后代,人类文明可能会因缺乏创新能力而陷入发展停滞。而如果大部分人光荣进化,那么人类会在物理上分化成两等。在许多方面自然人的能力都比不过构造体,成为了社会弱势群体,如果更糟糕的话还可能会被奴役。

在帕弥什横行的世界上,大家最大的渴望莫过于求生,而一旦知道改造成构造体就不怕病毒感染,大家岂不是都会选择这么做?于是,为了人类文明,科学理事会众多专家秘密讨论出了这么一套方案,这种说法也是合理的。

第四部分 问题

当然,对于像这种极为激进的技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4.1 意识海偏移

人类对自己的异化往往会导致自我怀疑和疯狂。大多数涉及人体改造的科幻作品(如上文提到的《火星超人》)都会探讨这个问题:当一个人身体大半部分被替换成机械,那他还是人吗?战双也不例外。从以往的科幻作品不难推出意识海偏移的本质就是构造体的人类自我认知与躯体不匹配,或用上文说的话,“人类自己的异化导致自我怀疑和疯狂”。可是剧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很少有触及本质的时候,只是作为一种需要避免的问题处理,或者功利一点说,作为解释“为什么构造体都是人形”的理由。

而最接近本质的一次描述,出自于20章维萨里的话:“既然已经成为了新的生命形式就要正视这种变化,时时刻刻告诉自己依然是人类,却使用着远超人类的力量,这种反差可不是在心里默念几句漂亮话就可以消除的。自我认知与现实的脱节才是导致意识海偏移的罪魁祸首,连自己的变化都不愿正视,又怎么保持自我?”

这里点明了意识海偏移的本质:自我认知与现实的脱节。对于这样的怀疑导致的精神失常,在《赛博朋克:2077》中有个名字,叫“赛博精神病”。战双属于是对这一方面讨论较多的作品了,毕竟剧情从头到尾总是在提意识海偏移,可惜严谨技术描写较少。

对于意识海偏移,原有的解决方案逻辑是强化自己的人类认知,如采取和人类相同的机体外形,保留如进食,睡觉等人类习惯,与人类交谈(根据小露在序章时所说的话)等等。但毕竟治标不治本,光荣进化的人类的精神状态和自然人的精神状态毕竟存在差异。似乎避免意识海偏移的最佳方案是完全接受现状。

但是,为什么空中花园采取的永远是第一种方案?原因大概是为了凝聚军心,或者说思想教化。当一个构造体对自己作为人类的身份产生了质疑,就可能会怀疑起“我为什么要为人类而战”,久而久之会产生反叛的心理。而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不停对他们灌输“自己是人类”的思想。对于一向歧视构造体的空花上层社会的人类,这是最好的方法。

(为什么不给构造体打思想钢印?毕竟意识海本来就是计算机系统,又装有全套通用计算机IO。但毕竟意识海系统是类脑计算,原理还没摸清楚,只有为数不多像阿西莫夫一样的高级技术人员才能对其进行直接操作,可行性不大,不如人类最擅长的战略忽悠)。

4.2  社会问题

接下来,进入到全篇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构造体改造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从很早以前,战双就开始讨论这一问题,到目前最新一章怒逐沉沙对这一问题颇有着墨。

首先,这一技术本身就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和社会学的问题:现代社会伦理体系的根基——人人平等的公设将被颠覆。如我们现在大家大多都是由成年个体分娩而出的自然人,在基因上即使有差异也超不出人类这一物种的能力范围(可能有人比我们更聪明、跑得更快,但绝不可能有人天生会飞——人类不是为飞行而进化的)。现代伦理道德和法律体系就在“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世界人权宣言》)的基础上建立,认为不论属于哪个民族,身体和精神状况的人类个体都享有一系列权利,因为他们都属于人类这一物种。

但有了构造体情况就不一样了。构造体是否算人类?如果算,那么他们是否应该被给予人类同等的权利?而毕竟和自然人在身体素质上有超出人类物种范围的差异(eg.构造体背后安个喷气背包飞行器或翅膀就能飞了,见鸦羽、极昼),这就意味着构造体和自然人其实是不平等的。这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就业上的问题。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工地招人搬砖,来了一个自然人和一个构造体。自然人一次能搬一堆砖,构造体一次能搬5堆砖,两者只招一人,答案显而易见(况且构造体不需要管饭只需要充电)。世界的进步大都伴随着漫长而痛苦的变革,在赛博朋克的近未来也不例外。

所以,现在的构造体主要在军队服役。在军队服役,意味着不像普通人一样参与日常生活,也就避免了许多社会问题。但当战争结束后,人类社会还没能准备好接受构造体。他们该如何参与正常的工作生活?会面临怎样的困难和障碍?  建议速速去看阿西莫夫的短篇《双百人》了解一下光荣的退化,重新成为人类。

而单论战双,主要问题的核心在于:为什么自然人会歧视构造体?

作为维萨里口中“全新的生命形式,进化的方向”,构造体无疑是更加高级的存在,而现状是空中花园的上层人类以及其他众多人始终将其视作工具、异类,加以排挤,贬低。这形成了一个逻辑上的

如可怜的库队,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自愿加入光荣进化,却因此备受他人指责:

卡列进化后在空中花园生活的时候也因自己的身份遭到了许多无缘无故的恶意:

即便是追求光荣进化的黑野也是一样: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大众对构造体技术本身抱有反感

如果大家都明白成为构造体是光荣的进化,那么他们投向构造体的目光中将会是崇敬而非恶意。而显然战双中的人类不是这么想的。这是大众普遍想法的问题。对于一个对科技和科幻漠不关心的普通民众,他在听说“将人类改造成机器”这类技术时,大概率会表现出反感。如七实本我回廊中的奥克斯少爷家的女佣(“那怎么可以!变成那种东西……已经不能算是人类了!”),还有德蒙(“构造体……如果能够活得像个人, 没有谁会想变成这种东西的。”)

做一个不具代表性的调查: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像机械先驱一样追求光荣进化的狂热分子。这次调查的样本还是对构造体技术习以为常的战双玩家和科幻迷,何况普罗大众?毕竟是一种本身具有极大争议的技术,人们当然不会轻松接纳。至于具体一点的原因,欢迎大家发表评论,阐述意见。

2.人类本能的排斥异类的习惯

卡列的老师怀斯博士是这么告诉卡列的:“黄金时代以前,人类尚还会因为肤色、体征的不同而互相歧视,更何况身体组成与其完全不同的构造体。”

在内涵目前的一些社会问题之外,文案也借怀斯博士之口道出了人类本能的排他习惯。除去上一部分提到的普罗大众对进化科技的普遍反感,人类对异类的排斥也是导致构造体被歧视的重要原因。毕竟是血肉和金属的差距,何况大多数人可能根本不承认构造体是人类文明的一份子。

3.嫉妒心理

虽然我认为钽-193共聚物适应性的说法完全是扯淡,但在战双的世界中它是存在的(至少绝大多数人这么认为)。 在帕弥什横行的世界上,大家最大的渴望莫过于求生,而一旦知道改造成构造体就不怕病毒感染,他们岂不是会也想进化?但是由于没有元素适应性而没有办法进化。因此,他们会对那些拥有元素适应性从而进化的人感到羡慕嫉妒恨。一时半会没在战双中找到事实论据,但我觉得这是很可能的。

4.社会地位

其他一个重要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构造体的社会地位。在免疫时代,像代达罗斯公司一样的人类社会高层践踏构造体的人权。在到了现在反击时代也是一样,虽然为了对抗帕弥什人类不得不进化,并且出台法案保障进化后的人类的权益,但终究没法给他们完全同等的身份和地位。整个空中花园中,我们玩家所扮演的首席是为数不多能平等对待构造体的人类。

为什么呢?

这是由社会上层的人类决定的,而社会上层的人类为什么始终将构造体视为工具,一方面出自于他们的统治欲望,更可能出自于他们对于构造体夺取他们的权力的惧怕。毕竟人家战斗力摆在哪里,而且在反击时代军队中都是构造体的情况下,要想集体起义夺下空花可不是轻轻松松?

(不过这些构造体没有想过,面对人类的EMP,他们将毫无招架之力……但这只是个笑话,切勿当真)

所以我们可以从有关库洛姆的剧情中直观看到社会上层人士视构造体为工具,人类的傀儡。作为一种强大的新生力量,只有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中才是最安全的。

那么,构造体能不能算人类呢?

显然,构造体不能算狭义的人类,但我认为他们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份子,“广义人类”的一员。毕竟,他们曾经属于人类这一物种,拥有人类的思维、情感,生长在人类文明之中……他们,也曾是人类之子。

我知道广义人类之间的团结面临着许多相互理解上的困难和不可克服的障碍,面临着社会制度上痛苦而漫长的变革,但我们仍应抱有希望,就像首席一样,在大多数人都歧视构造体的社会环境下,仍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构造体,赢得了广泛的信任。

第五部分 结语   

我想再次引述一下杨晚晴老师写的科幻短篇《影像志:味之城,或城之味》,收录在《科幻世界》2020年3月刊和杨晚晴的短篇小说集《归来之人》中。

在这篇小说中,组成人类社会的大部分甚至和人类这个物种已经没有关系了,都是上传至计算机的人类意识在程序演化下诞生的新的云端意识,但不论是自然人、仿生人、半机械人、云端意识、人工智能都能够互相和谐地相处,团结在“广义人类”的概念之下。在成都这座硕果仅存的城市之一之中,我们看到人形机器人和自然人女友相视一笑,看到对现实世界毫无羁绊的云端意识最终因酒体会到了活着的感觉,看到意识数字化的人类文明最终找到了走向群星的崭新方式……

或许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社会组成也会迎来狭义人类以外的群体。但愿我们能像杨晚晴老师想象的那般,放下隔阂,和谐共处。人类这个物种或许会消亡,但人类的概念和精神不会。 正如杨晚晴老师所说: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无论我们的生物基础怎样变迁,总有一些使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The end.

By   精细结构常数-Alpha-

断断续续写了几个月,字数也超过了一万,逻辑若是有不清晰或有想补充事实论据或科学研究的,欢迎评论告诉我。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